作为国内首条由区级层面自主报批、建设的横跨杭州、绍兴两地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自2016年开工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在过去的1000多天时间里,杭绍城际铁路项目得到快速推进,其建设进度的加快得益于“智慧工地”的建设,先后成功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实现通过平台了解施工动态,严把工程安全关。
一、BIM手段推动工地更“智慧”
在传统观念中,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放式的管理容易使工地材料、机械设备等堆放无序,而且还存在浪费现象。但在杭绍城际铁路项目现场,因由BIM手段的应用,工地实行了精细化管理,这个观念已完全被颠覆,整个项目现场布局有序、物料堆放整齐、机械设备有条不紊。
据悉,BIM技术利用二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的转变,发挥BIM建模可视操作优势,充分应用到工程计量、施工模拟、可视化交底、施工节点等方面,对重点、难点方案进行全过程模拟,提早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可以说,这项技术的介入,将过去被动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变为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于更合理地安排施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二、VR智能系统让体验更“逼真”
走进杭绍城际铁路工程SG-6标和8标项目现场,VR智能安全体验馆格外醒目,据悉体验馆引入VR智能体验系统,能够真实模拟各类事故发生的场景,并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让施工人员感知不规范操作与违章操作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从而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
在杭绍城际每个工地现场,我们都可以在出入口看到门禁道闸系统,据悉所有建设工人必须要通过人脸识别,方可出入工地,减少人为管理产生的安全疏漏;同时可快速生成考勤表,推进工地精细化管理。采用环境监测仪与喷淋系统联动,实时监测PM2.5、扬尘、噪声情况,一旦PM2.5扬尘超标,现场喷淋系统将自动启动,同步通过预警机制传送到环保控制中心,方便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同时在工地出入口安装自动冲洗装置,当车辆通过时红外线感应随即自动喷水,以确保工地相对干净、整洁。
四、智能管控平台让施工作业更“科学”
在杭绍城际铁路项目施工中,随处可以看到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使监控排查不留盲区,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打造高效智能工地。引入“视频监控系统”,在所有工点安装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安排人员24小时轮值监控,发现“病灶”及时通知一线管理人员销项处理;打造“信息化双控预防机制平台”,将全线工程基础信息、监测数据、整改通知、处罚红黄牌,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流程等信息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使实际生产者、基层管理者、中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握风险和隐患的动态情况;上线“原材料实时监控系统”,自动采集数据,管理人员可从系统实时查看配料单、每盘生产方量、耗料、工程名称等信息,同时对产生的所有数据及时上传到系统管理平台,解决以往混凝土生产数据混乱、差错无法查找原因等现象,人工智能化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
工地的演变,是时代发展的窗口,杭绍城际铁路建设得到有效发展,受益于新技术力量的支持,“智慧工地”的打造,有效推动杭绍城际铁路施工项目实现精细化、信息化、生态化、标准化管理,进而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生态化的生产和管理。为把杭绍城际铁路建设成为“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增添智慧。